我國燃煤煙氣脫硫技術的起步可以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,當時僅僅是為了防止煙氣中二氧化硫對鍋爐熱交換器及煙道的腐蝕,采用在換熱器前噴人白云石粉的措施。進人20世 紀70年代,我國煙氣脫硫研究進人正規化軌道。1972年起湖南三〇〇廠進行了 10000〜 50000Nm3/h亞硫酸鈉法脫硫中間試驗。1974年,在上海閘北電廠進行了濕式石灰石-石膏 法(2500NmVh)煙氣脫硫中間試驗。1976年,上海南市電廠進行了鐵離子液相催化脫硫 回收石膏法(2500Nm3/h)中間試驗。
1976年,湖北松木坪電廠進行了再生活性炭法 (5000 Nm3/h)煙氣脫硫中間試驗。1984年,在四川豆壩電廠進行了磷銨肥法煙氣脫硫 (50G0Nm3/h)中間試驗。進人20世紀80年代以來,我國的煙氣脫硫研究與引進國外先進 技術同步開展,“七五”期間,國內引進了丹麥的噴霧干燥脫硫技術和關鍵設備,安裝在沈 陽飛機發動機廠鍋爐上(10X104NmVh),同時國內自行設計、制造噴霧干燥脫硫中試設備 (70000Nm3/h)安裝在四川的白馬電廠。1993年日本政府援助山東黃島電廠,安裝了處理 煙氣量30X104NmVh的噴霧干燥法脫硫設備。1993年,重慶珞璜電廠引進日本三菱公司 的石灰石-石膏濕法脫硫技術分別安裝在兩臺360MW機組上并投人運行。
1998年引進芬蘭 的爐內噴鈣尾氣增濕活化設備已經安裝在南京下關電廠兩臺125MW機組上,并投入運行。 2000年,引進日本的電子束照射脫硫設備安裝在成都熱電一廠100MW機組鍋爐上并投人 運行,該設備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該工藝煙氣處理量設備。進入21世紀以來,國家制定相 關政策,以使用高效大型鍋爐(如超臨界鍋爐等)為主,淘汰落后的小型鍋爐,同時配備相 應的脫硫措施,使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對減少。
山東雙成環?萍加邢薰荆http://www.kuvoice.com 歡迎您的光臨!
請百度一下:雙成廢氣處理,雙成廢氣處理設備,雙成廢氣凈化設備
上一篇:吸附負荷曲線
下一篇:國外酸雨及S02污染狀況
keywords: 廢氣處理 ,廢氣處理設備,廢氣凈化設備,魯ICP備15033540號